杵在一旁着实尴尬,按理说他是州衙最大的官,此刻却只能立在一旁,哪怕他想插一句都没有勇气开口,好在贾川还记得他,将他拉过来介绍了一番。
曾祥问了一句:“同知没来?”
林圩犹豫着看向贾川,贾川说:“他去汉王府探望汉王了,汉王……病的不轻。”
侯泰忙问:“是何病症?”
贾川说:“不知道,王府瞒的很严实。”
冷风呼呼的吹,林圩赶紧说:“这天儿太冷了,几位大人到州衙喝杯热茶再细聊。”
州衙来了一架马车,几位官员这一路可是一人一架马车,刘勉将贾川叫上自己的马车,林圩只能孤单的上了州衙的马车。
车内,刘勉问:“汉王因何生病?”
“你们没有遇到张按察使?”
“遇到了,匆匆忙忙的说了几句,知道你找到了汉王府的地道,这跟汉王病倒有何关联?”
贾川说了一下昨日的事,最后说:“……王府将王爷病重的消息瞒的很严实,我估摸着是穿的太少骑马出城,心里有火,被冷风吹得时间长了些,他若是不病,我怕是等不到你们来。”
刘勉严肃的说:“皇上对你很满意,但是皇上肯定不希望汉王死在这个节骨眼上,有先例在前,必定会被后世诟病。”
贾川想了想,好像是建文帝当年逼死了好几个叔叔,这种事确实说不清,反正是你的人在的时候他死了,后人的脑洞便可随意打开了。
“皇上更希望汉王能效仿赵王。”刘勉低声说了一句。
贾川‘嗯?’了一声,问:“变了?”
“皇上知道汉王不会,但还是要试一试的,所以这次侯泰跟来了,你可知我为何将他排在布政使前面介绍给你?”
“因为他是宫里太监啊,宫里的人不能只看品级。”
刘勉点点头,说:“皇上希望汉王能想明白,进而放弃不该有的想法,这样最好。”
贾川想了想问:“都这样了,他还想不明白?”
“咱们这位汉王,与常人不同,他不撞南墙怕是不会懂回头,皇上命侯泰来劝一劝,也算是尽了叔侄之情。”
贾川没有说话。
刘勉又说:“我们这一趟需要些时日,想来汉王不会在这段时间内对你如何,你也可以放松一下,好好歇息歇息,皇上知道你这段时间受苦了。”
贾川忙说:“我还好,只要汉王这时候别死喽,不然我前面算是白干了。”
刘勉哈哈一笑。
贾川又说:“歇是歇不了,趁着我还有判官这个官职,将州衙淹禁那些人的案子都查明审明了,也算没白来一趟。”
刘勉没想到贾川还有这心思,他探究的看了一眼贾川,拍了拍贾川的肩膀说:“这次我们都住在你那里。”
“啊?”
“这也是皇上的意思,你的宅子应该是能住下,皇上想让乐安百姓知道你真的是皇上派来的,也是让那些暗中投靠王府的官员明白,皇上什么都知道,让那些暗中支持汉王的人明白,汉王不可能成事。”
“住我那这么有用?”
刘勉再度审视的看了看贾川才说:“你不要总在办差上用脑子,官场上的事你也要多动动脑子才行。”
刘勉还想再说些有深度的,奈何州衙到了。
……
几人刚在二堂坐下喝了几口热茶,钱巽便来了。
曾祥很随和,乐呵呵的跟钱巽说了说交粮的事,本以为会费些口舌,总要拜见过汉王之后才能细致商讨,哪知钱巽将准备好的方案直接说了出来,他强调:“汉王这次病的不轻,一应事宜嘱咐我们全听朝廷上的安排,汉王眼下不宜见,也省去你们前去拜见,咱们按照旨意,将该做的事做了便是。”
侯泰沉着脸说:“皇上命奴婢来这一趟就是来看汉王的,钱长史的意思是……汉王不见?”
钱巽忙讨好的解释汉王这次如何凶险,侯泰打断他说:“无妨,奴婢可等到汉王病体痊愈,皇上的差事总是要办完才可回去复命。”
钱巽一下子不知如何答对了,他不能说汉王不见的原因很简单,怕被气死。
这时顾佐也开口道:“临行前皇上命本官顺便核对贾判官在乐安遇袭一案的证据是否属实,这案子与王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自然需要王府中人配合,汉王若是不见,你们这些属官大可推脱延误本官查案,本官也只能等到汉王身体痊愈,得了汉王的令,才好查证。”
钱巽忙说:“贾川遇袭的事,皇上没让汉王自辩,那张兴是被王府赶出去的……”
顾佐摆手道:“所以才要查!你想说不该信张兴供词,更不能偏听贾川所言,那么你说的话,本官便该信?”
曾祥接口道:“粮食的事你抓紧核查装车,我听你的意思,收到旨意后你便开始安排了,想来不会拖延。”
钱巽忙说:“今晚我便命人核对清楚,明日便可装车。”
刘勉说:“王府护卫裁撤的
第113章 保命符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